这么一说,村里人也觉得这两口子,人真是太好了。

    也有不少小姑娘,羡慕大妮,觉得她命好。

    为了表示感谢,众人把自家的东西,拿到宋家去,不管是什么,也算是他们的一片心意。

    虽然还不知道自家的人能不能跟着去,这次不行下次说不定就可以了呢,所以也不妨碍他们跟宋家交好。

    这个年,老宋家过得红红火火的,鸡鸭鱼肉啥都有。

    每天上门来唠嗑的人也源源不断。

    一直到年三十,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年夜饭了,这才消停下来。

    村长也已经把名单给拿过来了,上面标了名字以及学历,宋有才根据自己的了解,还在旁边大概标注了一些人的秉性。

    其实大多人的人品性格怎么样,作为同个村里的,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了解,就是不太了解的,出去打听打听也就全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宋青山和苏玉还是优先考虑比较熟悉的人,不太熟的还是先放一边。

    孙秀莲这两天跟众人唠嗑的时候,还暗戳戳的打探过了,虽然这几年不常在家里了,但是生活了几十年,她又是个惯爱八卦的,对邻里的小辈们了解得比宋青山他们多多了。

    所以老太太也帮着筛选了一下。

    看他们因为这事儿忙起来,陈凤妹哈哈一笑:“三弟,弟妹,你们忙着,年夜饭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好了。”

    要不是她没有学历,说不定也能捞个学徒工当当呢。真是可惜了,陈凤妹心里叹气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也想明白了,她没有学历,但她的子女们有啊,儿子读高中了,女儿也上了初中,以后没有意外,也是能进城里当工人的。

    张丽娟也连连点头,三房帮了他们那么多,他们做这些也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时间也不着急,他们也就慢慢挑选,了解清楚了再做决定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别人负责。

    宋家今年的年夜饭依旧很丰盛,如今是真不缺肉吃了,家里鸡鸭都养了不少,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逮一只。

    家里的年轻人都高兴地说着自己这一年的成果。

    宋青山是第一个开这个头的,说超市那边已经有不少的加盟店了,现在还在继续扩张。

    接下来是苏玉。

    得益于大妮,还有前两天那一出,大家都差不多了解了这些情况,宋家其他人只是感慨自己以前太没见识,只知道三房在城里混的不错。

    结果现在才知道,这哪里只是不错,简直是太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