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十七号,公司开展了一次,典型案例总结培训。主要针对上一年的报告,把报告拆解成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,分享给同事们。政府招投标业务部分,提炼出疑难点,争议点,对应政策及解决办法等,进行讲解说明。做完这次培训,姜嫽去年的审核工作,才算正式收尾。
其实,这样的案例总结会,每个组的组长,拿出二、三个经典案例,或者经办人详细讲解一下,效果会更好。但是,姜嫽的这个提议,没得到回应。用卫老师的话来说,有些东西,就像窗户纸,一桶就破。全都告诉客户了,我们还怎么赚钱。对内,也一样。大家手里,有好东西,包括周董,但是,都捂着。看家本领,不是随便展示的。
三月五号,林枫和姜嫽,按照约定来到保险公司。当她们来到三楼,发现整个楼层都是培训室。袁总有事耽搁了,还没到公司。林枫和姜嫽随便找了一间培训室,坐在里面听课。半小时后,袁总到了。袁总把她带的五、六个业务员,一一介绍给林枫。这几个业务员,相对于事务所的业务员来说,活泼多了。
在他们的业绩里,团队模式,也是赚钱的方式之一。就是最大化地增员,壮大团队,走组织发展路线。“你们安排人来听课,我们带你们。这样,你们可以赚两份钱,一份是你们公司的工资,另一份是卖保险的钱。”袁总团队中的小于,热心的说着自己的想法。
“可以啊,让她来参加。”林枫指了一下姜嫽。
还没等姜嫽回绝,五、六个人就欢呼起来。“太好了,欢迎加入。”姜嫽在她们脸上,能看出她们对签单的渴望。那种神情,比秋实拓展业务的组长们,迫切、热烈多了。也许是环境不同,大家的状态也如此不同。这里的工作氛围更积极,更热闹。姜嫽想,如果把他们的工作氛围,换到秋实,那么秋实一定可以更成功。
看着她们的笑脸,姜嫽感觉特别为难。一边是领导的指派,一边是人家热心的团队。姜嫽不想参与保险培训,也不想再赚一份卖保险的钱。
让她感到更加不安的,是这次林枫依旧嘱咐她,不能跟公司说,来保险公司的事。跟上次去秋月商会一样,要找个别的理由请假。姜嫽只好写了,外出见客户,客户是上次那家服装加工厂。中午,林枫、姜嫽,分别从公司离开,到了楼下再汇合。这种虚假的请假理由,让姜嫽心里很不安,她不习惯说谎。
林枫洽洽相反,她更倾向于证实性偏见。她会不自觉的,把对自己有利的想法,全部合理化。此时,林枫正在筹划自己的公司,为自己开公司做铺垫。秋月商会、杂志社、保险公司,都是她新物色的群体客户,并且不会共享给公司。
接下来的一周,保险公司的小于,一直盛情邀请姜嫽,让她去保险公司参加培训。一方面,如果请假,又要编理由,因为林总不让她说,保险公司的事;另一方面,姜嫽对保险培训不感兴趣。
每次接到小于的电话,小于会先问“你在哪儿?”
“我在公司。”
“我刚好离你公司不远,我去你们公司找你。”小于在电话那边说。
姜嫽赶紧制止“我们一会开会,我没时间。”
就连姜嫽去医院,也接到了小于的电话。“你在哪儿?”
姜嫽想,这回我不在公司,她不会来找我了,那我可以放心地说。“我在医院呢。”
“啊,在医院,怎么了?”
“哦,开点眼药水。药店里,没有我用的这种眼药水。”
“哪家医院啊。”小于问。
“南区的。”
“我就在你附近,我十分钟后就过来找你。”
姜嫽又赶紧制止“哎,别,别,别,我眼睛不舒服,想早点回家休息。”
“哎呀,生病了,请你吃顿饭。”